自由式雙手的平衡


 

為甚麼平衡對自由式很重要?

 

人體若能像冰山一樣浮在水面上,在水上前進就方便快速許多. 可是根據網路維基百科,人體的平均密度約是純水的 1.01 ,略比淡水重,所以人體並無法像冰山一樣會自行浮在水面上,除非是密度較高的海水(密度 1.03 ).

 

而在水中和陸地上活動有很大的區別. 陸地會提供我們運動所需的磨擦力或可以承受運動所造成的反作用力;但是,在水中人體是飄浮的,任何力量的改變,都會造成運動的變化. 比如說,當施力將手抬出水面時,反作用力會使得身體下沉. 所以在水中的任何動作,都必須思考如何從在水中得到前進動力和對抗反作用力.


 

有別於模仿自然界的蛙類,人類發明了自由式,克服身體限制,採用了三種作法來減少前進時的阻力:

     (1)      利用踢水使身體保持流線形.

     (2)      划水後將手抬出水面,減少身體的斷面積.

     (3)      利用身體轉動,僅僅將最少部份(嘴巴)露出水面來換氣.


 

先前已談過第一項,在此我先談第二項,有幾個要領.請看午雨兄提到的 Youtube 上影片來體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JpFVvho0o4&feature=related


 

1.     手掌向後划到臀部旁時,手掌轉向內,手肘彎曲垂直上提.

將手抬出水面,需要施力,同時也會有相同反作用力使身體下沉. 為了儘量使施力減小,所以手肘要垂直上提,這時手臂與水面的接觸周長僅會是手臂周長,因此水的表面張力作用很小. 如果手臂是水平抬起,則手臂與水的接觸面很大,要花很多力氣才能克服表面張力,將手抬出水面,增大的反力會使身體下沉增快. 右手正要抬出水面時,左手掌要作壓水的動作,可以得到力量來平衡手臂上提的反作用力;反之亦然.


 

2.      手掌離開水面後,須由上臂(肩膀)帶動往前移,手肘彎曲抬高.

為了減少舉手所需的力氣,所以手指只是輕輕掠過水面,手掌絕不抬高,而且手掌及手腕都要放鬆,以節省體力. 手臂往前緩慢移動,會使身體很平穩,此時另一隻手要作前段划水(Catch).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E8_1OG3w
 


 

 3.      入水時手肘彎曲,入水後手掌向前延伸

   將右手往右邊肩膀前方伸直後,再縮回約一個手掌的長度,就是右手的入水位置. 入水時,手肘彎曲抬高,手掌略朝外;右手入水後,身體正在滑行(左手正在划水),右手掌要往前伸. 因為手臂比水輕,將手往前伸直,可以提供頭部更多的浮力,使得換氣順利. 千萬不可將手伸直地入水, 因為會突然增加與水接觸面積和阻力. 入水時,從手掌,手腕 手臂一直到肩膀,儘量從同一個位置進入水中 (好像穿入同一個水坑),入水的阻力會最小.
 


 

 4.      手掌划水的路徑並非是直線的,左手滑 S ,右手恰好是相反.

相信大家都有在沙灘上跑步過的經驗,很辛苦! 因為腳底一用力,沙子就會移動,腳底下不夠堅實,就無法提供足夠的前進力道. 手掌划水時,也是類似的情況,而且水會流動比沙灘地還更糟糕,手掌用力划卻得不到預期的前進力量. 所以划水時,手掌要不停地變動方向,用推動不同水體的方式,來得到最大的前進力量.
 


 5.      中段後的划水才用力,前半段不可用力.

    因為在前段划水時,手掌是伸在前方,因為角度幾乎是水平的,用力划也不會產生有效的前進力,所以只要輕鬆地滑動到頭部平行的位置,這個動作稱為 Catch. 之後手掌才開始用力往後划,另一支手則開始入水.


 

結論:  

      自由式的划水,只有往後划的時段才會用力,其他時間除了肩膀外,手臂幾乎都在休息,所以手臂不會累,可以游很長的距離. 除非是短泳衝刺,否則覺得手臂會沒力,一定是沒掌握到要領.
 

      我個人認為自由式是人類運動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因為它是非常符合科學原理,卻是由中南美的原住民所發明的,顯示出人類在自然界生存競爭的高度智慧.